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

我們該怎麼看待《米其林指南》來到台灣?


唐魯孫寫文章的時候常常用一句話是:「口之於味,各有所嗜」,味覺本來就是人類五感裡面最主觀的一環。

與其義憤填膺地去嚷嚷「我不需要米其林指南來告訴我台灣什麼東西好吃」,其實更應該去了解的,是「台灣人普遍用什麼心態去看米其林認證這件事情?」

大家都知道米其林是賣輪胎的,之所以會有米其林指南,出發點有二:一是幫襯當年的巴黎萬博,二是宣傳當年新興起的「自駕遊」的概念。所以米其林指南一開始就帶有兩種色彩:一是宣揚以法國為宗主的西方美食文化,二是迎合有錢、有閒、有車、多語言能力且喜歡到處淺嘗輒止的新貴階級。

理解到這兩點,就才比較可以平常心去看待「米其林指南與在地人觀感有落差」這件事情。就像我覺得虱目魚是思思念念揮之不去的台灣美食,回到台灣我一定會跑到大溝頂,魚肚、魚頭、魚腸叫一整套再加一碗油滋滋的南部肉燥飯。但是如果我帶著外國朋友,就不敢輕易推薦他吃這些東西;大概還是會先帶他去鼎泰豐吃一頓中規中矩的「台灣(?)美食」。

這也就是米其林指南的定位所在。以西方資產階級的主流美食觀念為宗,參酌一部分在地人的意見,抓個最大公約數,如此而已。若要跟在地人同步,請隨身帶著比米其林指南更多的好奇心與適應力。

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,台灣人看事情,或者是台灣媒體的報導,為什麼這麼充斥著「出口轉內銷」的意識形態?為什麼外電對台灣的報導總是比台灣在地的觀點看高一線?為什麼米其林認證的台灣美食就瞬間變成台灣之光?

如果吾輩台灣人能確立自己對於台灣美食的觀點,理解外國旅遊指南的偏見,再回頭理解在地人觀點的局限性,或許我們比較可以平常心去看待米其林這件事情。

米其林觀點與在地人觀點,本來就是各執一端,宜乎取其中道。重要的是,台灣人能夠體察米其林評鑑裡面對於內外場基本功的重視,與對於在地特色與菜式創新的異國意見,而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觀點。米其林星級餐廳能成為台灣飲食業界的少林寺,不也是美事一樁?

對於消費者來說,米其林對於部分主流的國際觀光客,還有慕名而來的美食追星族,仍然是最有用最不會踩雷的資訊,僅此而已。要把它拿來當「洋聖經」,端上「普世價值」的祭壇,則大可不必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